设计思考

设计这个东西,本质上是相通的,又各有不同。实习一个多月,平时一些零七八碎的思考,在这里小结一下。

 

互联网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共性和区别

共性:以用户为中心,部分设计方法、原则相通

在看过的很多文章中,最不喜欢的描述是“不同于以往设计,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为中心”。在传统的设计中,对用户的服务也一直是放在第一位的,而这也是设计和艺术的本质区别(设计为他人服务,而艺术是自我的思考和表达),所以这一点应该是二者的共性。传统设计中的很多方法在现代互联网中也同样适用。

区别:成本低、快速迭代、试错、更重视体验

传统设计

产品定位——用户研究——方案设计——产品建模——制作模具——开模生产

标准传统设计的目标是创造经典。高昂的生产成本,每一步都会谨小慎微耗时很久,整个产品周期时间非常长,从研究定位到最终生产会相隔非常久的时间。

互联网设计

提需求——敏捷设计开发——上线测试——针对问题快速迭代

传统设计的调研重点在设计前期,确定方案后基本就没办法改变了。互联网设计除了前期的调研外,设计的过程中对用户的研究也在继续进行。一个版本出来后对用户进行测试,根据结果和数据来决定下一个版本的方向。整个设计过程相比传统设计成本更低,更加快速,不需要也没有时间让人慢慢琢磨在一开始就给出完美的答卷,是一个不断试错和优化的过程。

相比较于传统工业周期长要涉及技术、供应链等多方面的问题,互联网的门槛相对较低(当然在有些领域技术门槛还是非常高的。甚至会对平台有要求,只有大公司才能做,小公司拼的就是大公司没做的那些),人们更换产品的门槛也更低,因此产品的使用体验成为产品实力的一部分而更加重要。

 

什么是好产品,什么是可以成为平台的产品?

每天面对一个个雄心壮志的PD和无边无际的需求,开始思考什么是好的互联网产品,怎样的产品能够不负众望地成为一个平台?

产品的核心

前两天IXDC微信公共号分享了一篇文章中对于用户体验和含片重点的讨论觉得写的很赞:

1.用户体验很重要,如果做得好,它可以为你的产品提高很多的价值。

2.用户体验不重要,如果产品本身没有竞争力,体验做得再强也是白搭。

我们设计所面向的主题——用户体验——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物,很有价值很重要。但是要知道,它的价值总是依附于它所属的产品。如果机遇合适,一个好的设计可以大幅度的增加产品的价值,然而却永远不能代替这种价值本身的基础。而这些基础——我们可以理解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技术优势、营销方式等等——才是产品的命脉所在。一个本身不合理的产品,体验做起来耗费也大,引起的纠结也更多。而对一个合理的产品,这一些似乎都是顺利成章的了,节省的不仅仅是纠结。定位出了问题或者功能实现不了想靠用户体验搬回来是明显不可能的。

文章中所提到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商业模式、技术优势、营销方式、用户体验,都是非常重要的,过分放大或者忽略任何一点都不合适。设计过程中,需要保持多维度思考,在商业目标、用户期望等因素之间进行权衡。对于一个问题,思考的方向很重要。

有趣、有需求就可以成为一个产品?

个人认为,有趣、有需求的东西一定是有希望和机会的,但不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合适、成功的产品。需求对应群众的大小和使用频率很大程度上注定了产品能走多远。有的需求确实存在,但如果起点仅限于某一个很详细的特定场景或者人群,那么在未来想要发展壮大需要面临的问题根本上就来自于最初定位本身。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考虑到社会、甚至人性的各种因素。具体的场景中用户会如何使用?用户是否会按照我们设想的那样使用,能坚持多久等等。当然,根植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构建出自己的王国和信仰又是另外一种很好的选择。对一个需求的思考我们不仅要看到当前SWOT,也要尽量适当思考近未来、未来的SWOT,如果能找到一个相对合理明确的商业模式对于产品今后的发展肯定有好处的。当然,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多变的地方,过分的考虑未来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拥抱变化随机应变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微信赢在哪里

回想一下,周围的朋友一开始用微信大都处于两个原因:可以省话费、可以摇一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省话费无疑是可以打动所有人的,在当时来看,“摇一摇”则是一个令年轻人无限遐想的功能。这两点让年轻人和中老年有了接受微信的理由,加之本身用电话号码和QQ账号绑定,注册成本很低人们自然会加入进来。当身边的人都开始用微信沟通的时候,之前没用过的人也就得加入进来了,到这里微信实现了大家都希望有的用户量。

但是有用户量和成为平台毕竟也还是不同的。私下认为,微信在选择增加哪些功能的时候对于需求的审核把关做的相比其他产品好很多,只选择核心功能。每一个新加入的功能都经过了仔细的思考。这一点,决定了今后的平台之路。无论是朋友圈还是订阅号给人的感觉都是一种功能完备但不冗杂的感觉。每一步走的不急,很对,很稳。

私下认为,微信的成功也得益于本身诞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相比于那些从PC时代转移过来的产品,微信诞生时的包袱更小,可以选择真正有用的东西轻装上路。以通讯作为起点,与移动互联网也搭配的更加自然。另外,腾讯本身拥有许多类似QQ之于通讯社交的产品在各个领域深耕细作,微信只需要做好大众使用的平台级产品就好,细分市场什么的就交给兄弟们和初创企业去完成吧。

不知未来怎样,但至少到现在为止,微信的路是令人羡慕的。在加入支付,接入大众点评这种O2O属性极强的产品之后,未来的发展真的十分令人期待。

通过对微信的分析,似乎可以隐约看到一个平台级产品的persona:

1立足于大多数人的需求

2具备引爆点(无论是营销或者其他方式)

3诞生于移动时代(没有PC的包袱)

4简单精炼

5符合移动时代人们的使用、生活习惯,与场景有很好的结合

 (初入行业,以上只是此刻我想到的微信过人之处)


移动和服务

私下里对服务设计比较感兴趣,看过一些相关书籍,听了一些课,也尝试着做相关的案例。在旧的时代,我们和产品的关系是“拥有”,例如,有一辆自己的车,于是可以开车去很多地方。在新的环境中我们的关系变成“享受服务”,比如享受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服务,这和买一辆车就是截然不同的了。我们是在对整个服务系统、流程进行设计,这其中会包含引入或者剔除某些工业产品、APP或某一个工作流程。

相比PC时代,移动互联网离服务设计更近,“场景化”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人们对产品的使用不仅限于在家里、电脑前,而是深入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走出去”对设计师而言就更加重要,进入到真实的使用环境会发现很多在办公室里无法想象到的东西。在真实的场景中,不要局限于某一个APP、工业产品设计,而是从“提供或享受某种服务”这个角度出发,尝试提供一种多元的解决方式,我们的思路会宽广很多,会知道用户真正需要什么,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论

© 皮蛋Design | Powered by LOFTER